Search

【智利葡萄酒豐富多樣的三個原因】

兩週前參加Chilean Wine Tour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智利葡萄酒豐富多樣的三個原因】

兩週前參加Chilean Wine Tour酒展與講座。當天講座是由榮獲2014年智利最佳侍酒師的Marcelo Pino先生與劉善農(Sam Liu)先生共同主持。

聽了Pino先生的解說,可以歸納出智利葡萄酒豐富多樣的原因,包括自然、歷史與人文三個方面。

(一)自然條件——多樣化而且適合栽種葡萄的環境
智利葡萄酒產業在過去將近半個世紀以來,不斷朝向世界頂級葡萄酒的方向前進。智利的自然環境適合發展葡萄酒業,人們一旦覺醒,有心投入發展,成功自是預料之中的事。如今,智利已經越上世界葡萄酒的舞台。

智利國土南北縱貫超過四千公里,跨越緯度極廣,擁有多樣不同氣溫條件的體質;智利東西跨幅相對較短,然而夾在安地斯山脈與太平洋海岸之間,從海岸丘陵、中央谷地,直到安地斯山地,土質多樣而分布破碎,地形多變也造成不同溫度與溼度條件。東西南北綜合條件的不同組合,間接造就了智利葡萄酒的多樣面貌——不同的氣候帶、不同的土壤特性,種植不同的葡萄品種,製成個性多樣、各形各色的葡萄酒。

智利葡萄園超過一半皆位處天候溫和的中央谷地。在這裡,沿著幾條河谷發展出來的葡萄酒產區,各自擁有獨特的風土條件,或者稱為微型氣候。而這些不同的微型氣候,也都是塑造智利葡萄酒多樣化的因素。

(二)歷史背景——未曾遭遇葡萄根瘤蚜蟲,得以保留原初的多樣面貌
造成智利葡萄酒多樣化的另外一個原因,則是不曾遭受葡萄根瘤蚜蟲侵襲。葡萄根瘤蚜蟲是在十九世紀下半葉,在歐洲葡萄園發生的一場浩劫。美國品種的葡萄樹苗被帶入歐洲,在土壤中意外夾帶葡萄根瘤蚜蟲卻不自知。由於根瘤蚜蟲在美洲不會造成農業危害,因此當時人們對於這種葡萄害蟲所知極為有限。然而,根瘤蚜蟲碰到歐洲品系的葡萄品種,卻開始肆虐,從根部吸食葡萄樹的汁液,造成葡萄樹漸漸枯萎,而且成蟲爬出地面之後,隨風散播各處。在半個世紀之間,歐洲葡萄園幾乎全遭波及。

從現今的角度回顧,歐洲葡萄園其實因禍得福,因為重新規劃種植,不但讓歐洲葡萄園重生,而且由於當時科技知識較為進步,讓葡萄園整體素質大躍進。歐陸葡萄酒在二十世紀的重要發展,有兩個重要的關鍵,其中一個是六〇至八〇年代的現代釀酒學,另一個就是二十世紀初,從根瘤蚜蟲浩劫中的重建。

反觀智利,沒有遭受葡萄根瘤蚜蟲侵擾,當然是非常幸運的事,因為浩劫的過程是很痛苦的。然而,縱使沒有像歐洲那樣因禍得福的際遇,智利依然是很有福氣的,因為智利得以保留最初的多樣化——其葡萄品種之多,其風格類型之多,令人目不暇給。而且,健康的老葡萄樹在智利相當常見,這讓智利能夠運用高齡葡萄樹生產的葡萄酒進行混釀,替原本就已經很豐富的葡萄酒陣營錦上添花一番。在智利,健康的老葡萄樹相對來說,便成為一項獨特的資產。

(三)人文因素——品味、創意與民族性
葡萄酒從來就不是「天然」的農產品,相對來說,是勞力與技術密集的農產食品加工業,而且往往隱含了釀造者的靈魂與想法,在智利也不例外。人文與技術因素,也是造成智利葡萄酒多樣化的原因。誠然,要釀出好的葡萄酒,首先必須取得優質的葡萄。已經有經驗、技術、設備的酒莊來說,只要得到高品質的收成,一切輕鬆;但是更多時候,得到優質收成之後,雖是農忙的結束,但卻是另一項更大挑戰的開始。

釀造,取決於人。釀造品質與特性,取決於人的品味、人的創意、人的技藝、人的態度、人的思想,以及人的性格與文化背景。智利葡萄酒的多樣性,與智利的人也很有關係。

從1993年開始,智利的葡萄園版圖一路往南發展,到了2003年之後乃至今日,葡萄園區面積與分布區域已經明顯擴大。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之下,人們開始採取因應對策,包括分批採收,以便管理葡萄成熟度,獲致最佳的糖酸均衡與酚熟成,並藉此取得更多樣的調配基酒。而且,智利葡萄酒的生產者,甚至還沿用早期的接菌方式進行發酵,雖然不總是能夠獲得青睞,但絕對呈現不同的品味與創意。

除了認真開發種植規模、實事求是的態度與某種天真爛漫的情懷之外,智利人們也普遍擁有樂天性格。一位前輩曾經在2010年二月底,智利震災的當週身處聖地牙哥,隨後走訪各產區時,深刻體驗到,人們在重大災難的當下,痛苦卻不絕望,損失整窖葡萄酒庫存,卻樂觀地說:「雖然酒都沒了,但是幸好葡萄園都還在!」智利葡萄酒的性格——樸實、簡單、歡樂、易飲不造作——正是背後釀酒者,或者整個民族的心靈反映,這也是造就智利葡萄酒多樣化的原因之一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葡萄酒/啤酒/烈酒 酒類文化教育工作 酒類參賽技術指導 酒類生產品質顧問 熱門核心課程:波爾多葡萄酒;布根地葡萄酒;香檳;德國啤酒;比利時啤酒;干邑白蘭地;蘇格蘭威士忌;中式白酒;品飲學/品評技術;世界酒類;品酒大師班/幼幼班;品酒筆記寫法
法國國家認證品酒師、國際認證講師,身兼國際葡萄酒、啤酒、烈酒大賽評審
View all posts